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在国际档案日来临之际,档案作为历史的见证再次引发关注。干部人事档案则是干部工作的“资料库”、组织决策的“指南针”,更是党的重要执政资源。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是各级组织部门履行工作职责的前提。唯有扎紧管理的“篱笆”,方能守住干部队伍的源头活水,为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筑起坚实屏障。
扎牢根基,砌实制度砖石。档案管理的篱笆要牢固,根基在于制度砖石的严丝合缝。这需要织密规则之网,让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制度设计当如巧匠垒墙,既要考虑档案的“收、存、管”这些基础环节,更要着眼“审、用、转”等关键节点,形成环环相扣的闭环。尤其要为档案材料的补充、审核、认定定下明白规矩,堵住可能钻空的缝隙。让制度的砖石一块块压实,管理的篱笆才能风吹不倒、雨打不散,成为守护干部信息真实可靠的坚固长城。
勤修枝叶,常拂管理微尘。篱笆要长久挺立,离不开日常的精心修葺。档案管理贵在持之以恒的“绣花功夫”。需建立常态化的“体检”机制,像园丁修剪枝叶般定期核查梳理,及时发现并修正信息误差,剔除模糊不清、存疑待证的材料。管理手段也要与时俱进,善用信息技术的“巧手”,建立便捷安全的电子档案柜,让数据多跑路,既提升查找效率,更增强防篡改、易追踪的防护力。这份日复一日的细心擦拭,正是确保档案始终“清清爽爽”的不二法门,让每一份记录都经得起阳光的检验。
篱笆连通沃土,活水滋养良田。扎紧篱笆非为束之高阁,最终是为服务选贤任能的良田沃土。档案管理需树立鲜明的“服务”导向,让沉淀的信息化为组织慧眼的“活水源”。要打通档案信息在干部选任、培养、监督中的流转渠道,让真实完整的干部“画像”为组织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尤其当干部处于提拔、交流等关键节点,档案信息应能及时、精准地“说话”,成为识别“好苗子”、预警“问题点”的重要依据。当档案的“篱笆墙”内,信息之水能顺畅灌溉人才田野,其价值才真正得以彰显。
筑牢干部档案的篱笆墙,本质是守护组织选人用人的公信基石。当每一份档案都真实可鉴、清晰可循,组织的“伯乐”之眼方能更加明亮,干部成长的土壤方能更加纯净,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自会愈加苍翠盎然。这精心构筑的篱笆,终将成为护航事业发展的无形长城。(何臻)
编辑:辛思捷
上一篇 华山论见丨青春当为“节”尽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