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打击和惩治规避执行、抗拒执行行为,坚决维护司法权威,助推诚信社会建设,11月8日,厦门中院组织开展全市法院拒执案件庭审警示教育活动,并在翔安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陈某家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一案。
据悉,这场庭审的特别之处还在于法庭的旁听席上来了一群“特邀”被执行人——全市法院组织23名已经作出拘留、罚款或已发出预处罚、移送拒执预通知等具有严重失信情形的被执行人到庭旁听,现场零距离接受教育。
案件情况:2018年9月,翔安法院立案执行申请人洪某赐与被执行人陈某家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执行标的14万余元,期间被执行人陈某家因未申报财产,被司法拘留十五日。之后,因查无财产可供执行,该案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2022年6月至10月间,翔安法院又分别立案执行申请人张某元等5人向被执行人陈某家追索劳务工资等3件执行案件,执行标的合计25600元。执行法官经查询查控,未能发现可供执行财产,遂依法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之后,执行法官了解到被执行人陈某家拖欠的劳务工资均系承揽小工程所为,判断被执行人陈某家存在转移财产的嫌疑。
2023年6月,执行法官查证发现被执行人陈某家为逃避执行,长期使用他人实名注册的微信账户进行收款和转账,其中于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30日间的微信收入合计42万余元。被执行人陈某家对该部分收入故意隐瞒,拒不如实申报;经送达移送拒执预告知书,被执行人陈某家仍拒不执行。案件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多次敦促陈某家履行法定义务,并明确告知其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但陈某家仍一意孤行,不仅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而且还擅自转移财产致案件无法执行。
2023年7月4日,翔安法院对被执行人陈某家司法拘留十五日,并将其拒不执行判决的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于2023年7月20日立案,并对陈某家刑事拘留。
审理情况:法庭审理过程中,被告人陈某家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其为逃避执行所实施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并自愿认罪认罚,希望法庭对其从轻处罚。
检察官当庭对案件发表了生动的法庭教育意见,希望所有被执行人通过此案有所警醒,表示任何心存侥幸、意图逃避法律责任甚至暴力拒执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经当庭审理查明,被告人陈某家为逃避法院执行,刻意转移、隐瞒收入,并用于赌博、娱乐等非必要的生活支出,其行为已经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翔安法院当庭宣判被告人陈某家有期徒刑六个月。
警示教育活动现场:法庭审理结束后,翔安法院刑事审判法官邓芳以案说法,对在场的被执行人进行集中宣讲,深入浅出的讲解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要件、入罪标准和量刑规定,告诫被执行人对法律要心存敬畏,切勿心存侥幸、规避执行。
随后,全市法院当场对5名到庭旁听的被执行人宣布司法拘留决定。在场的被执行人近距离感受到“拒执”的严重法律后果,内心受到极大震撼,纷纷表示愿意积极配合法院执行工作。当日,有14名被执行人在强制威慑下,当场履行或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当场执行到位金额93.48万元,和解金额达3973.68万元。
据悉,本次集中警示教育活动,是贯彻落实最高院第三季度执行工作调度会暨“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推进会的具体实践,有效营造了打击拒执的强大声势,彰显厦门法院“切实解决执行难”的坚定决心。今年以来,厦门法院向公安机关移送拒执犯罪线索54条(大部分执行案件中在拒执犯罪线索移送公安后,被执行人慑于压力会自动履行或主动寻求和解),一审立案拒执犯罪案件20件,判决有罪20件。
下一步,厦门法院将继续深化联合打击拒执犯罪工作机制,继续以高站位、严姿态、零容忍的态度向拒执犯罪“亮剑”,用足、用够、用好强制执行和拒执打击等司法惩戒手段,坚决打击惩治规避执行、抗拒执行行为,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切实保障当事人的胜诉权益。(安海涛 李新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