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新闻网  今天是 2025年02月08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福建邵武:措施越“硬”,水质越好

5月27日,福建省邵武市晒口街道水质监测站成立,并启动水质检测专业培训,标志着这个街道对辖区河道水质的检测及监管的措施更“硬”了,定将有力有效地促进区域水质的向好。

晒口街道有2个水质监测点(1个国控),一个是闽江上游富屯溪流出晒口河段交接处,一个是晒口溪流入富屯溪河口,曾经的水质多为三类标准。近些年,邵武在富屯溪晒口河段上游及晒口溪流域,实施了综合整治行动,通过投入上亿资金,对河道、河岸环境及企业排放、面源污染等进行了全面根本性整治,疏通清除了河道障碍物,根治了污水乱排乱放的问题,让流入富屯溪晒口河段的河水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2021年以来,邵武有关部门和晒口街道又通过筹措大量资金,对辖区内的河道河岸,实施了更“硬”的护岸及污水排放等环境整治工程,对曾经的老煤矿辖区街道及关系到1800余户居民的50栋住宅区进行了环境整治,对街区污水管网、雨污分流进行科学、系统设计,并通过零星修缮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累计新建排水管沟、箱涵1200余米,防洪堤挡墙100米,加装拍门8个,铺装透水便道3300余平方米,增加雨水管沟2000余米,新增绿化带约1.4万平方米,还建设了运用当下成熟工艺的生活污水处理厂。

通过越来越“硬”的整治,水质得到大提升。去年以来,富屯溪晒口河段和晒口溪富屯溪入口的两个监测点的水质都达到了二类水质标准。今年81岁、在煤矿工作生活了50多年老矿工林承天老人告诉笔者:“煤矿环境整治前,我们家门口的小沟里饭菜都有,老鼠成群结队,污水到处流,这些生活又脏又臭的污水都直接排到河里了。现在环境好了,生活污水也要经过专门的污水处理厂处理,河里的水也更干净了起来!”

晒口街道越来越“硬”的措施,是邵武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生态文明建设行动中的一个例子。

地处闽江上游的邵武,全市土地面积2860平方公里,境内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15条。在推进河长制工作中,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措施越来越“硬”,成效越来越大。2015年,邵武在全市实施了环境连片整治,村民的生活污水全部经过专门处理,达标的尾水还不能直排到溪,而是用于农田灌溉。2017年以来,邵武对富屯溪、古山溪、同青溪等干(支)流,实施了防洪堤建设、河道疏浚、河岸面源污染治理等工程,仅对流经城郊、通泰、昭阳等3镇(街道)境内6公里长的古山溪,实施的拦河坝、护岸绿化、公园及景观步道等“水美工程”建设,就投入8000多万元,实现了“水清”“岸绿”和“景美”。去年以来,邵武进一步加大了河长制工作力度,措施更“硬”。推出了“无人机”十“查改一体”平台解决河道“四乱”难题举措,发现河道“四乱”疑似问题720个,基本得到整改;44家化工企业全部安装在线监控设施,每2小时采样一次,50分钟完成数据分析,监测数据一点同时上传至省和邵武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全面推出了乡镇之间交水行动,进一步明确了乡镇与乡镇之间河长(专管员)们的责任,传导了护河护水的压力。

措施越“硬”,保证了水质越好。邵武,无论是干流还是支流,都日益向好、日益清澈美丽,境内河道一二类水质100%,属于国家考核的80多公里流域全面达二类标准(现,只要达三类即可)。2022年以来,邵武获“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市、全国第六批“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等称号,河长制还获省级正向激励。

“我们尝到了不断强化河长制工作举措的好处,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河长制工作的力度和‘硬度’。今年,邵武市又将梳理确定村村‘交水’断面,乡镇均要完成水质检测设备采购和检测站建设。我们将‘村村交水’断面纳入每月检测,并强化交水断面检测结果运用,让河长制的责任更细化更压实,以小河水质优良保大河水质稳定,以支流水质提升保干流水质向好。”邵武市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市河长办专职副主任赵许彪说。(林传仁 崔灿)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陕西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